开云体育

关于联合发布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

发布时间:2006-03-20文章来源:未知

各有关学院及部门:

现将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希望各相关学院及部门认真组织,做好申报工作。

上报材料:申请书一式二份,活页十份。A4纸打印,提倡双面打印。

我校申报截止时间为:3月27日下午4:00

科技处

2006-3-15

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各社会科学研究单位:

2006年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三地联合发布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业经三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共同协商确定,总题目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即日起正式发布,课题申报工作同时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发布立项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积极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课题申报

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共有13个选题条目(详见附录),选题条目及所附的简要说明提示了这一条目包含的研究方向和领域,申请者可按条目进行课题设计、申报;也可以根据提示,结合申报者所在地区的具体实践,另行课题设计、申报。无论哪种申报方式,申报者都必须紧扣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主题,强调研究的实证性和现实性,力避空泛。

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由三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发布,接受三省市专家学者申报,尤其鼓励三省市专家学者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联合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按所属地区进行课题申报,由本地社科规划办负责受理。

三、时间安排

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申报时间从3月7日起,至3月30日止。

课题研究期限为半年,要求在十月底之前完成。课题成果形式为2万字左右的研究报告。课题经费为2至3万元。

四、评审立项

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的评审立项工作由三省市社科规划办联合组织,统一评审,统一立项。

五、申报程序

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的选题、申报安排将同时在三省市社科规划办网站公布,具体申报操作程序由三省市社科规划办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网 站:http://www.zjskw.gov.cn

电 话:0571-87053195

联系人:叶德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网 站:http://www.sh-popss.gov.cn;

电 话:021-64370070转579;64335785,

联系人:吴诤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网 站:http://jspopss.jschina.com.cn

电 话:025-86632240

联系人:高洪福

附件: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选题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代章)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06年3月7日

                   (浙社规 [2006] 07号 )

附件:

2006年度“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系列课题选题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塑造成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区域。构建合理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合作与分工向纵深发展;重视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改革,通过调整和改革不适应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和形式,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性、规模和水平,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从“十一五”时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确定本区域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以及服务全国发展的功能,使之既充分体现与全国的总体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又具有本区域发展的特点。

1、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证考察和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进入增长新阶段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条件、时机、内容和路径;探索提出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对策和思路)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空间格局研究

(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分析制约长江三角洲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提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主要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借鉴城市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教训,提出调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的重大政策与建议)

3、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口规模、综合管理和服务研究

(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口与城市化发展现状,着眼于区域城乡统筹发展、主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城市体系的构建,实证比较和分析长江三角洲各地区人口规模、综合管理和服务现状,探索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口合理规模和规划定量依据;提出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口布局、发展、调控和完善综合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4、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及结构优化研究

(立足于破除行政区划的阻隔、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着眼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布局现状和发展趋势,按照优化调整、重点发展、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开发方针,探索提出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结构优化的指导原则和整体思路;把握长江三角洲产业发展趋势,在调整现有布局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内各地区产业定位、分工和发展的基本框架、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

5、资源紧约束下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借鉴城市群土地利用的国际经验,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与土地承载力的相互关系和战略重点。探索长江三角洲区域耕地、基本农田及建设用地等综合平衡的土地利用思路和政策建议)

6、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制度协调、构架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为目标,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如空气及水污染等的相互关系和现状;梳理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需要优先解决的重大区域性环境问题;总结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经验,探索推广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化途径;以水环境与水生态调控、大气环境治理、区域生态恢复和保护为重点,探索提出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重大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路、政策建议和方案设计)

7、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的协调机制研究

(着眼于形成长江三角洲区域便捷高效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以实证方法描述和预测长江三角洲区域未来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从区域整合发展的目标出发,积极探索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思路和方法,重点研究区域各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衔接的协调机制和方法,提出合理规划区域港口、机场、城际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思路、建议和方案)

8、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生产与供给系统研究

(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的要求,以实证方法,描述和预测长江三角洲区域能源需求与供给趋势,围绕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发展目标,结合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提出构建区域能源生产和供给系统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9、长江三角洲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围绕提升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能力和协同能力,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的差别化特征,研究分析引进外资趋缓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增长新动力的立足点;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内容和路径;探索加快完善区域产学研体系的和对策;提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总体目标和政策建议)

10、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研究

(以区域规划有效实施为目标,借鉴国际经验,深入研究构建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构建原则、组织构架、主要内容、操作程序,以及中央和地方相关政策的保障和协调等)

11、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以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公共服务差异的实际,深入研究统筹区域城乡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互关系;研究探索在当前条件下,促进区域内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把握的重点、难点和阶段性目标;提出有效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12、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着眼于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握政府转变职能的有利时机,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各地区政务信息、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在现有网络技术应用条件下,实现区域网络互联互通的指导原则、构建模式、技术标准、组织构架、财政保障和推进措施,提出可供操作的对策思路和方案设计)

13、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现状调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城乡统筹发展,以实证方法统计调查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农民工就业、消费、医疗、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问题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url=http://research.altezatlaxcala.com/kj/Upfiles/200631513060.doc]05年常规性课题申报表.doc[/url]

[url=http://research.altezatlaxcala.com/kj/Upfiles/200631551408.doc]05年活页(常规性课题设计论证).doc[/url]

上一篇:下一篇: